端午节的诗句

2025-03-10 23:31:03

探寻端午节的绝美诗句,感受传统节日文化魅力在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,端午节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节日。它承载着人们对先贤的缅怀、对生活的美好期许,而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更是如同璀璨星辰,照亮了中华文化的天空。下面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美的诗句,领略端午节独特的韵味。

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

说到端午节的诗句,不得不提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:“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。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端午节时不随波逐流去佩戴艾草和符箓,而是希望通过饮用菖蒲酒来祈愿天下太平。从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不流于世俗的豁达心境。诗中“榴锦年年照眼明”一句,生动地描绘出石榴花在端午节时盛开的艳丽景象,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。还有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五月五日:“屈氏已沉死,楚人哀不容。何尝奈谗谤,徒欲却蛟龙。未泯生前恨,而追没后踪。沅湘碧潭水,应自照千峰。”此诗是对屈原的深切缅怀,诗人感叹屈原因谗言诽谤而投江自尽,表达了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和对其高尚品格的敬仰。诗句中“沅湘碧潭水,应自照千峰”,以景衬情,借沅湘的碧水和千峰,暗示屈原的精神如同这山水一样永恒。

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

唐代张建封的竞渡歌也是描写端午节的经典之作:“五月五日天晴明,杨花绕江啼晓莺。使君未出郡斋外,江上早闻齐和声。”开篇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端午节清晨的美好画面,天气晴朗,杨花飞舞,黄莺啼鸣,营造出一种欢快的节日氛围。“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出浮水来。棹影斡波飞万剑,鼓声劈浪鸣千雷。”生动地描绘了龙舟竞渡时的激烈场景,把龙舟比作蛟龙,将船桨比作万剑,鼓声比作千雷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现场的紧张和热烈。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同样精彩:“共骇群龙水上游,不知原是木兰舟。云旗猎猎翻青汉,雷鼓嘈嘈殷碧流。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至今留。江亭暇日堪高会,醉讽离骚不解愁。”诗人通过描写端午节观看龙舟竞渡的场景,既展现了节日的热闹,又借屈原的冤魂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。“醉讽离骚不解愁”一句,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屈原的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

宋代苏轼的浣溪沙·端午别具一格:“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”这首词描绘了女子在端午节的生活场景,微微出汗,用芳香的兰草水沐浴。“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”生动地刻画了女子佩戴五彩丝线和灵符的美丽形象,充满了生活气息。“佳人相见一千年”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。唐代褚朝阳的五丝也值得一提:“越人传楚俗,截竹竞萦丝。水底深休也,日中还贺之。章施文胜质,列匹美于姬。锦绣侔新段,羔羊寝旧诗。但夸端午节,谁荐屈原祠。把酒时伸奠,汨罗空远而。”此诗从端午节的习俗入手,讲述了人们截竹萦丝的传统,同时也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。诗人感慨人们只注重节日的热闹,却很少去屈原祠祭祀,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思考。

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

清代李静山的节令门·端阳:“樱桃桑椹与菖蒲,更买雄黄酒一壶。门外高悬黄纸帖,却疑账主怕灵符。”这首诗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一些习俗,如购买樱桃、桑

本文地址:https://0592zll.com/show-467.html

TAGS: